搜索
横江山歌
发布日期:[2018-03-28]【字体:
 

这条江就是横江,江的左岸是云南的水富县,江的右岸是四川宜宾的横江镇。

横江,发源于云南昭通鲁甸县、贵州威宁草海,流经四川宜宾横江镇,注入金沙江,全长350公里,流域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。“横江山歌”主要流传于今天的四川省高县、宜宾县和云南省盐津县、水富县之间,具有十分鲜明的川、滇、黔的横江地方特色。

横江山歌包括薅草歌、薅秧歌以及看牛娃山歌和其他劳作山歌。薅草歌是横江山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。上世纪80年代以前,在苞谷种植、杂草疯长的季节,人们常聚集在一起薅草,并请上一两名鼓师击鼓。鼓师是薅草工作的指挥者,众人随着鼓声的起起落落,一边吼唱一边劳作。这样的山歌曾经响彻山野田间。

访谈:“横江山歌”悠久历史,是从唐朝时候起头的,唐朝那个时候没得鼓,就是把升子当鼓来打的。

横江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宋代民族崖墓群北斗岩墓区的墓画,就有鼓乐的场面,我们可以联想,早在宋代,横江周边就有薅草鼓了。

“横江山歌”歌唱分为早上、中午和下午三个部分,每个部分又各有一至三次歇气,歇气是当地俗称,每次歇气也叫一杆烟,各歇气都有较为固定的歌唱内容、顺序和唱腔要求。早上唱晨歌,中午唱迎太阳、花歌和修学堂,下午唱茶歌、杨歌、英台、荷包、古人、风流、送郎、送太阳、收工。唱腔有调子、四平腔、巴巴腔、弯弯腔、长腔、短腔、小调、盘歌、欠口、懒翻声调等。每一次休息都要唱一次烟歌,每一次吃饭都要唱一次饭歌。

山歌歌词往往即兴创作,多用赋、比、兴手法,形式常为四句七言或四句五言,四句即成歌;也有整节不分段的联句,这些不分段的联句多用于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。歌唱时以鼓伴奏,音乐与诗歌结合,人声与器乐相交,鼓师领唱,众人和唱,歌声高亢、嘹亮。

横江山歌内容丰富,可以一天从早唱到黑,没有重复内容。家住宜宾县双龙镇的郑启友,从1989年开始搜集山歌,至今已搜集了2560余首。他76岁的父母,会唱的山歌有一百多首;他104岁的祖母,也还记得三十多首。

采访:横江山歌描绘了近代社会的老人、小孩、男人、女人、财主、长工、忠良、末代皇帝和读书人,还有社会风气,民俗,民情等,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多彩多姿的风俗画卷和农耕文化的百科全书。

2013年郑启友出版了《横江古镇》一书,其中有一章描绘了横江山歌。2016年,他的《石城山民歌》出版,书中对横江山歌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。

采访:解放前,横江山歌是深受周边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。解放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,集体生产时也在唱,它是特定时代人文精神的体现,更是一笔独特的精神财富。

横江山歌依据人们生产劳动、生活方式和共同的审美追求,在群体歌唱活动中形成。由于社会结构封闭,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才得以流传至今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横江山歌依存集体劳作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,加上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和传唱难度高、歌手素质良莠不齐的影响,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,即将陷入人亡歌息的困境。

采访:2016年,我对会唱山歌的450余人进行了造册,现还有170余人健在,这些人都是70以上的老人了,近40年没有唱了,没有一个人还记得完整的歌词。

横江曾经是山歌的海洋,山歌伴随着小儿呱呱坠地,伴随着老人百年安魂。如今这样的场面已一去不复返,只有酷爱山歌的老人偶然小聚时,才重新拾起这难以舍弃的山歌,打打“精神牙祭”。

采访: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较为完整的图文、音像资料库,并对“横江山歌”的传承人进行科学的认定,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。也希望能组织专业人员对横江山歌进行多视角的研究,及早将其纳入当地的文化素质教育,形成基础教材。


部门服务电话:0831-7822690 0831-7822692
版权所有:宜宾市叙州区图书馆 地址:叙州区柏溪镇城北新区康宁路文化中心三楼 读者联系邮箱:ybxtsg@163.com
公交线路:1路.21路.25路.35路
您是本站第:4781435位访问者 备案号:蜀ICP备17017682号-1